查看: 84|回复: 0

登山户外活动讨论之:队形 (zt)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帖子

0

积分

83新力军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02-8-14 00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首先,说说为什么要组队。 就登山户外活动的发展来看,组队的基本目的是:发挥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力量、去克服困难和危险。所谓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。 具体活动中,在做好前期计划和了解同伴能力的基础上,要争取在行进中保持良好的队形——是安全、顺利的保障。 队伍的安排: 我认为,除非是3、5人的小规模活动,否则行进过程中,应安排前锋、收队以及中军策应。如果队伍很大,或者同伴间能力差异悬殊,要考虑适当的分组。每个小组的负责人要能胜任,组与组之间的联系沟通必须肠顺。 通讯联络: 最好携带对讲机,如果出现分组,要保证数量。 没有对讲机时,有时可以使用手提电话,但户外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信号,而且危险的路段往往在没有信号的区域。 其他方式还有哨子、镜子和灯号。哨子是很好用的工具,在大多数环境中,可以与视线以外的队友达成简单的沟通。镜子适用于天气晴好的白天,但只能直线传播。灯号则适用于能见度较好的夜晚。这些工具在使用前,应约好固定的代号。 行进中队形的保持: 对于一般性质的活动,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而言,在开始的时候,领队要善于控制速度,以便于队伍整体拉开体力、顺利度过无氧期。就普通的户外活动强度而言,肌体从无氧运动到有氧运动的适应时间基本在半个小时左右。 经过了初始阶段的适应后,队伍速度可以适当加快。但速度的掌握,一定要注意避免快速行军、多次休息的情况,其实这样一来整体速度反而慢。休整与行进的关系,视不同的路线、有不同的安排,但宗旨是保证整体计划的顺利实施。没有到达计划就餐的地点,尽量不要在小休时大吃大喝,因为这样会增加消化系统对血液的需求,从而降低了行动的能力,同时还有引起盲肠炎的隐患。小休时,能量低的人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糖分。 在不同的地段,可以调整不同的速度。比如,平缓路段可以提醒大家加快步伐,危险或艰难路段则适当控制速度、要有耐心。 注意不同阶段大家的体力分配。有时上下山走同一个路线,下山反而慢,那是因为之前体力有所消耗的原因。 危险性判断: 危险存在于许多看起来很安全的地方,因为危险永远是相对的。登山户外活动中,各种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队伍自身的变化,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。 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危险——落石。因为接陡峭路线正好通过石壁上方,路上有不少碎石,很可能发生下边还有人在通过、上面却不小心踢下石头的危险事故。特别是对于大部队通过,隐患不小。所以,在这个路段,应该分组通过。根据过石壁后可待人的地方大小,通常我们会采取8人左右一组的方式。当有人在上方时,下面暂停,保护人员或者撤离、或者靠近石壁自我保护。 随时随地注意潜在的意外因素,可以减少很多事故。 —— 寂寞蚀骨,灌水销魂 ——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帖子

0

积分

83新力军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02-8-14 12:48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

帖子

8

积分

83新力军

Rank: 1

积分
8
发表于 2002-8-14 15:47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样的话题多发点,驴们的素质会越来越专业的,呵呵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自游一族

Copyright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Template by Comsenz Inc.All Rights Reserved.

Powered by Discuz!X3.4( 闽ICP备2021017489号 )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